安徽省委宣传部 主管 安徽省发改委 指导 中安在线系列网站

当前的位置 : 安徽新能源汽车 > 产业动态 > 正文

“徽商造车五巨头”| 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时间:2024-02-29   来源:安徽时评   编辑: 

  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的第一年,安徽汽车产量历史性地跨过200万辆大关,创造“最佳战绩”。其中,出口汽车72.92万辆,跃居全国第二。

(芜湖港等待出口的安徽汽车 王玉实 梁华/图)

  如果再从另一个维度剖析,汽车界的“安徽势力”更有实力。

  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超300万台,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同期,奇瑞在海外卖出93.71万辆汽车,同比大增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蔚来进军德国、荷兰、丹麦、瑞典欧洲四国市场,目标是获得当地25%的市场份额。

  华为不断扩大“造车朋友圈”,预计2026年华为智选车销量破百万辆。

  今年1月,泰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名全部为中国品牌,比亚迪海豚、海豹占据前两位,哪吒紧随其后。

  不用百度,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都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

  网上有个很热的评论:汽车界的安徽牛人,多到你想不到。

  换句话表达——新一代徽商,正在横扫汽车界。

  “徽商造车五巨头”年龄最大的是尹同跃,今年62岁,年龄最小的是方运舟,今年49岁。两者不仅是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系的师兄弟,还曾在奇瑞共事长达16年。

  命运的齿轮,总是一环扣一环。

  这五个人日后在中国汽车界演绎的传奇故事,还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先从年长者尹同跃谈起。他于1962年出生于安徽巢湖,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毕业后,北上去了长春一汽。

  1996年,尹同跃响应家乡号召,回到芜湖参与奇瑞汽车的筹建,并出任副总经理,第一件事,就是猛攻自主发动机。

  1999年,奇瑞自研的第一台发动机点火成功,这是中国首款自研发动机。同年,第一款“风云”轿车下线。

  2005年,奇瑞成为第一个产量破百万的自主汽车品牌,一时风光无限。

  奇瑞看起来云淡风轻的创业历程,背后实则波谲云诡。

  2023年10月19日,在《星空下的对话》栏目中,尹同跃谈创业经历,自我调侃是“被动创业”,创业初期,工厂购买的英国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因跨国技术沟通困难、耗时太长、工厂停转等导致生活无以为继。

  最后,尹同跃带着工人们立下军令状“干不成我们跳长江”,破釜沉舟,渡过难关。

  就在尹同跃背水一战的时候,1998年,方运舟入职刚成立一年的奇瑞汽车。之所以进奇瑞,是因为方运舟看过奇瑞风云样车,被它美观的造型、流畅的线条所吸引,促使他对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无限遐想。

  2003年3月,方运舟所在奇瑞新能源初创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从概念设计到样车出炉,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创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一个新纪录。这也为日后方运舟创业留下坚实注脚。

  几乎同一时间,王传福力排众议,斥巨资3亿收购秦川汽车公司,成为第一代转型造车“新势力”。

  这一年,29岁的李斌还在捣鼓着他的“易车网”,34岁的余承东带领团队前往欧洲推销华为自主研发的3G产品。

  他们或许不会预料到,20年后,自己的名字会被记录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

  又要说回到比亚迪。即使王传福有“穿越时光”的功能,他大概也不会料到日后比亚迪会被加封“迪王”称号。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第一需要多久?

  大众花了50年,丰田花了40年,王传福给出的答案是:20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方面表示,2023年是中国汽车“创造奇迹”的一年。而比亚迪就是“奇迹的创造者”——2023年300万辆的年销量创下中国汽车最高纪录。

  除了比亚迪,2023年哪家中国自主车企卖得最好?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谜底是:奇瑞。

  这家总部位于芜湖的车企,2023年集团年营收首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一年增长1000亿的“大跨越”;汽车年销量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跑出远超行业增速的“加速度”;年出口汽车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如今,混改完成的奇瑞,IPO再次出现转机,估值更是高达1500亿元,昔日的“自主一哥”关注度拉满。

  苦等20年的尹同跃,或许即将迎来“龙门一跃”。

  和王传福、尹同跃由传统造车一路“跑”至新能源不同,小老弟李斌从入场那一刻起,就被冠以“造车新势力一哥”的名头。

  李斌1974年出生于安徽太湖,当年以太湖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还没毕业的时候,李斌就拉着大学同学创业。后来,他创办的易车网远赴美国上市,而且还帮助孵化出摩拜等30余家出行公司,人送外号——出行教父。

  2014年,李斌发起创立蔚来汽车,打响“造车新势力”第一炮。四年后,蔚来第一辆车下线,同年蔚来登陆纽交所,李斌人生第二次敲钟。

  只比李斌小一岁的方运舟,和这位安庆老乡前后脚踏入造车界。

  2014年初,方运舟离开奇瑞新能源,一边去清华读博士后,一边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启动创业。在清华,方运舟师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泰斗级人物欧阳明高。

  方运舟之所以决定离开奇瑞新能源,一方面是他依然充满创业的梦想,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就是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看好,对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看好;同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积累了13年后,他想去引导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化的趋势。

  为此,方运舟还跟尹同跃私谈了很长一段时间,尹同跃笑称,“你这小子,忘恩负义。奇瑞新能源业务是你搞起来的,你也舍得,你以为创业这么容易,你看我现在头发都白了。”方运舟的回答是,“您也是40岁左右创立了奇瑞,我也要向您学习呢。”

  和以上四位不同,余承东才是真正的“被动造车”。

  在华为史上最燃发布会——华为2023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Dream It Possible》的中文版《我的梦》和《光辉岁月》两首歌曲引起全场万人合唱,站在舞台中央的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也迎来他的车BU董事长首秀。

  他于2021年开始担任华为车BU CEO,以充沛热情,亲自参与华为智选车产品的研发、测试,近三年时间让智选车型数量不断增加,并扩大了合作车企范围。

  不负众望的同时,这名华为猛将也成为智能汽车行业出了名的话题人物。因话语比较激进和直白,经常成为行业话题点。

  尤其是如今华为智选车频频与家乡车企深度合作,余承东及华为也收获了一大批“老乡粉丝”。

  除了尹同跃,王传福、余承东、李斌、方运舟的创业梦开始的地方,都并非家乡安徽。

  但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带领着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同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回到家乡投资兴业。

  李斌与合肥的“双向奔赴”大家都已熟知。但幕后的故事或许更精彩。

  如果不是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主动在媒体沟通会提起,少有人知道,他的同事、蔚来创始人李斌还有另一重身份——“合肥市高级招商专员”。

  秦力洪还开玩笑说,李斌从合肥市政府拿的工资,比他在蔚来领的工资要高。因为,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五十家公司围绕着蔚来投产、落户合肥。

  公开场合,李斌频频为合肥站台,“我现在见到每一个人,都要跟他说‘你赶紧来合肥’”。

  见到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时,李斌就是这么说的。2022年央视《对话》的一场访谈里,李斌提起他和王传福在一个行业大会上相遇,王传福问他:“你在安徽到底怎么样?”李斌用几个数字,举例介绍了安徽的营商环境和办事效率都在改善。

  从后来的进展看,李斌的话王传福听进去了。2021年8月,比亚迪在合肥投资150亿的园区正式破土动工。从签约到开工,仅仅花了42天。短短10个月后,比亚迪合肥项目的第一台整车顺利下线。同年,比亚迪还将目光投向王传福的家乡无为,斥资200亿在那里新建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项目。

  不仅如此,比亚迪在阜阳、蚌埠等地纷纷落子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

  方运舟也回来了——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先后在淮南、滁州等安徽多市布局。

  余承东更不用说。身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一号位”,他先后推动华为与奇瑞、江淮两大车企合作造车。

  据测算,全国每4辆出口汽车中,就有1辆“安徽造”;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车,有1辆“安徽造”。

  目前,安徽拥有7家整车企业,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100余家,构建起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三大主导方向的“一链三线”战略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果。

  更重要的是,安徽还聚集另一支围绕产业链形成的本地配套企业。

  其中,既有国内动力电池上市第一股国轩高科,也有电驱电控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巨一科技,更有汽车橡胶零件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的中鼎股份。

  这些汽车产业链上的本土企业,不仅在安徽汽车工业体系内充当重要角色,在新能源浪潮来临之时,更为自己赢得“全球扩圈”的新机遇,成为特斯拉、大众等供应商。

  所有的传奇不在于时光漫长,而在于故事总有新意。

  在技术更迭飞速的时代,“中国车 徽商造”的精彩剧本正在向“全球车 徽商造”迭代。